专辑丨韩老师批“作文”,打动无数花甲作者
韩晓秋,1956年生,1974年高中毕业后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终身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现已退休。
写在前面
77级同学韩晓秋是一位退休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是新三届公号的热心作者。尤为令人感动的是,身患重症的她,还是新三届公号文章最勤力的“留言”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给近500篇文章“留言”,写出点评逾10万文字。她的“留言”点评,时而真情流露,落笔如花;时而触一通三,意味悠长;时而寻幽探微,鞭辟入里。总之一句话,绝非人云亦云,应景之作。
被韩老师“留言”的诸多作者,也被她的点评所触动,被她的热情所感动。他们中的几位自发组织起来,搜集整理散落几个公众号的韩老师点评文字,编出一册八万余言的“韩晓秋微言集锦”电子版,在几个微群里分享流传。
正如编辑组的同学所言,“要有怎样的热爱、执著和坚守”,才会有如此沉甸、如此厚重的一册“韩晓秋微言集锦”呢?本号在这里分享的,仅为其中的一小部分。(点评原文可点击阅读)
当年知青(无论是老三届还是小三届)能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脱颖而出的,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也是幸运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如文中所记录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的身影,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行渐远;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已经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感谢作者,以平民为题材,还原了社会底层人的历史命运……
——点评蒋蓉《女知青,被损害与被侮辱的……》
始不乱,终不弃,好男人;有眼有珠,不离不弃,好女人!祝福他们!有朋友说“可惜”,人家夫妻伉俪情深,终身厮守,何“惜”之有?
朋友们怎么读的?怎么知道人家没有共度余生?还有人说“可惜”——看来作者需要反省:咋弄的,让读者以为你们只恋了一场没有结局的爱……
——点评卢治安《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
我看“青春无悔”只能是自以为成功的人士给自己锦上添花或自认为只有那段经历还可以说辉煌的自欺欺人之说……
——这个说法与我的一向认知无比一致,原来我“与英雄所见略同”。
这篇“知青文学”一反常态,不写插队走时的搥胸顿足,不写在农村时的凄惶困苦,不写离开农村的喜不自禁,不写重回旧地的心儿砰砰,把笔墨集中在“后知青时代”:对当年插队农民生存的关怀,对留守知青的理解尊重,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笔触所及,读者看到一个悲悯社会,反哺人民的有情有义的老知青向我们走来……
——点评庞沄《姐姐和我的青春祭》
韩晓秋(二排左四)高中毕业照
含着眼泪读完这篇文章,为作者的善良与理智,为线线的美丽和纯洁,为一对永远走不到一起的年轻人,为没有结局的动人故事——作者的笔,细腻又生动,黄土坡上的美丽女子线线,有这样一段故事由他记下,这辈子,值了!
这篇知青回忆录有别于多数同类文章:或写知青的插队经历,或以知青的眼看当地民俗风情。这篇文章把二者用“我和线线的故事”巧妙融合,内容更加丰富,人物更加丰满,为作者的构思和文笔点赞!
这样的感情真的是动人,但现实生活却是严酷的,真的走到一起,是悲剧的可能性大于喜剧——还不如就把这份美好冰存……
——点评庞沄《陕北女子线线的故事》
“说什么知青岁月青春无悔!我知道我悔。为我想念的春英悔,为英年早逝的所有知青悔”——这不是“悔”,无可选择,何“悔”之有?这是痛,透骨入髓的痛……文笔极好!
——点评王智娜《生的静美,死的惨烈》
“我抬头望着夜里的天空,高远辽阔,一望无际。空中十分洁净,没有星星,连一挂云丝也没有,只有一轮明月,月光清澈如水,甚至看得出天空的颜色是湛蓝的。
我从未见过寒冷的夜里,月亮会放射出如此神奇的光辉,洒遍人间。白雪覆盖的远山,更远处,是著名的五当召的山峰,空旷的河漕通向三岔口,白雪皑皑的漫坡,村里老乡房顶上的烟囱,河漕路边几棵枯树,地上所有的物体像白天那样清晰,一览无遗。
此时天上一轮明月当空,地上的白色晶莹剔透,在月光下燿燿闪烁着光芒。天宆与大地如此相近,月光与白雪相互映衬,多么美妙的奇景……”——景物描写之细腻,得益于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如此美丽的大自然,又与人物的命运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反衬”的效果,就是我们所谓“艺术的魅力”——大赞作者!
——点评吕丁倩《寒冬月下冰如刀,我要回家!》
1975年,韩晓秋知青时
好文好文,绝对有生活!东北惹人心烦的小虫虫都写到了,各路大军基本生存技能大抵如此。这些知青们一看就是城里娃,不懂农村夏天是可以点艾烟熏蚊子的:春天艾蒿长成,割回家,编成小辫,一条条,晾于屋檐下备用。夏夜蚊虫来袭,取一截,点燃,门窗关好,屋内艾烟清袅,自可呼呼大睡,不复有侵扰者矣——我们学老乡,安然过夏……正告作者:既来之,则安之,须放下城里人架子,方能过好在农村的每一天……至于用铁丝当线缀连衣裤,先不说把自己弄成“鲁宾逊”之狼狈相,单是那铁丝头你如何处理才不致于与你的皮肉互不相侵!
——点评谢悦《在北大荒干活,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
我曾在公号里发的一篇长文后留言,质疑那篇文章材料冗杂结构混乱语焉不详,老编给我解释“重在实录”,好像只要“实录”就可不计其余……同样实录,同样有丰富的材料,同样涉及多人多事,读读梅先生的这篇文章吧,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文采斐然,这才是经过剪裁的文章,我说的那样的文章充其量是一块原生布……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信夫!
——点评梅长钊《蹉跎五年半的高中岁月》
丁倩姐姐的这篇文章,最开始在“新三届”人高考回忆合集中读,第二次在公号里读,虽然我关注公号时此文已经发了大半年,但仍然忍不住来说几句话:这篇被同学们誉为“新三届人高考经历的压轴之作”何时读都满是感动,满是敬佩,还有怜惜——那一代人(整整跨11年)的高考之路多么艰难,曲曲折折十几年,走出来的仅仅是凤毛麟角,而丁倩姐的这条路,又分外艰辛……又由此想到今天的高考:在家长的精心安排,陪伴,照顾下,像公主王子般进高考考场的孩子们,永远也无法想像那一代人经历过什么……
——点评吕丁倩《我在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韩晓秋在农村带的第一届初中班
这篇小文竟如一部人生大戏:当年满世界疯跑,在课堂上仍安静不下来的淘小子,经过生活的历练——有如一条发端于山中的小溪,跳跃着离开它生活的原点,跋涉于平原上湍急的河流,见识了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最后到达天水相连的大海:一切暗流涌动,波涛滚滚,都归复于平静——淘小子也成为一个沉稳,波澜不惊的成熟男人……文章首尾的两段禅机式对话,与文章主体部分小中学生的不谙世事形成强烈反差,竟让小小文章有了波澜:一如人生!
——点评夏新民《我的沙湖记忆》
其他的路,也行;可是,有几个人敢说,不考了,去写小说……
——读余华的《活着》,从头到尾心痛着!
——点评余华《小镇青年的命运转折,并非高考一条路》
我们是同行,为你点赞 向你致敬!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其他学科老师的任务,基本是传授知识,只有语文老师,传授知识不在首位——有多少语文知识是需要老师讲才懂的?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是做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思想的启蒙者,精神的塑造者……学生毕业后,最想念的往往是语文老师(当然,得遇到好的语文老师),最感激的也常常是语文老师——在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
——点评刘祥君《秋天记忆,我生命中的玄关!》
边读边忍俊不禁:荒诞的故事,一群少年“长舌妇”,教室里传播小道消息,教室外男女生大打出手,小小年纪对男女情事似懂非懂,家长听到新闻顿时亮了眼睛,领导老师反复辟谣,等等一出出“闹剧”,偏偏放在“领袖逝世”,举国悲痛的大背景下,令人哭笑不得,真真好看!
读罢啼笑皆非的小镇风流故事,敢问作者:“非虚构”故事即如此好看,何不再尝试“非实构”故事?
哦,有“挖墙角”之嫌,罪过,罪过……
——点评杨海滨《女子陈迎春在玛尔柯河畔的爱情》
1977年末,韩晓秋参加高考后
清澈柔婉的小河水,濡养了作者的童年,也成就了作者清新绮丽的文笔——读着这样的文字,似有清清的小河水流淌于心间……
——点评吴一楠《清华园内小河边》
根据梁晓生作品拍的电视剧《年轮》曾那么长久地感动着我;片头曲片尾曲直到现在仍听不够:“梦中冷却的故事真的无法忘记,雪花飘飞的村庄模糊又清晰……”“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希望作者有一个平静幸福的晚年吧——保留这份美好的情感很好,真嫁给他,也许同样一地鸡毛……
——点评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不问柴米不爱钱,半是夫妻半是仙。此情无关风和月,羡煞天上与人间……
——点评于泽俊《陈西米:要嫁就嫁个世上最优秀的》
人们怀念老电影中的女特务,还有一个原因是后来的影片和样版戏舞台上实在没有可让人喜欢的女性:《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中的英武有余,女性特征不足的两个女游击队长;《龙江颂》《海港》《杜鹃山》中只有工作战斗,没有家庭,没有丈夫的三个女主角;《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中的女子与男人没有任何区别;最可爱的是《英雄儿女》中的王芳,但人物关系锁定在兄妹,父女——女性的娇美可爱完全让位于革命激情,难免让人们怀念那些老片子中风情万种的女特务……
——点评王彬彬《女特务,禁欲时代的性启蒙》
韩晓秋在师专读书时
是该为这一代人“立传”了。以进入教师队伍里的“老五届”为例,他们在1987年开始的评中高级职称时备受质疑:专业不对口!结果,同是文化革命期间毕业,评为高职的无一例外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科班出身”者,他们被打入另册,又一次为决策者买单。直至2003年铁路局最后一次评职称(之后归地方),我在小组审材料时,仍发现一个年近60的老师,文革中大学毕业,后来到学校,因专业是工科,所以几乎教遍了所有学科:数学,物理,化学,评审那年,正教地理!历次评审不过,理由也都是“专业不对口”——他想对口,由他么?我借此次评审相对“宽大”,为他在退休前争取了高职。
——点评章华荣《为共和国的这一代大学生立传》
作者“大手笔”,非文字浩瀚,实“举重若轻”,用不多的文字即把“77级”“78级”这两个富含历史意义的概念演绎得清清楚楚,为作者点赞!虽没有考入北大人大浙大复旦之名校,亦无缘博士硕士留学海归之名号,做为草根百姓,“77级”已足够享用一生:被领导看重,被同事敬重,被学生尊重,被家人倚重——此乃“四重”。当年工作调转,一说“77级”,对方单位领导无二话,挥笔“同意接收”……
——点评陈侃章《77级、78级大学生的历史履痕》
“我所记得的,也已经不是他们的容颜和他们的姓名,而是虽然身处那个毁灭人性的疯狂年代,不过是一些小人物的他们内心依然保存的那份单纯和善良;是他们依然拥有的不求回报的爱心付出;是他们对陌生且身无分文的我们给予的人道关怀。如今,在这个浮躁、浅薄、追逐金钱的社会里,这样纯粹状态的真情还能找得到几分……”结尾这段话,画龙点睛,为那个动乱的年代一切传奇般的经历做了总结并有了深入的思考。其实也正是这些“小人物”才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对他们心存敬意是一个人的良知!
——点评蒋蓉《红色狂飙中的那些小人物》
这可是“打开记忆的闸门”了,很多现在听不懂的中国话何止这些,细细想,可拉出一本流水账!
问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是“五七干部”,什么叫“六.二六指示”恐怕都是一头雾水。即便是现在都在岗位上的各级领导,谁还记得自己曾在加入少先队时把手高高举过头顶,庄严承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点评顾土《很多中国话你现在恐怕听不懂》
1997年,中学老师韩晓秋(右2)
这样的文章,我往往不忍卒读——一个孩子,承受和年龄反差极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有一个丑恶的名字:政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有过这样的苦难吧?常听到一句话:“天佑中华”,“天”其实是“佑”的,不然何以绵绵几千年?自做孽,不可活!作者细腻的文字写出当时的种种境遇,让人心生怜悯,也更加诅咒那个疯狂的时代!
——点评王南《秋去冬来,无法磨灭的往事》
我曾说过,最幸运的是土改前把家产挥霍一空的,最悲惨的是借动乱买房置地的……不插队,不知道农村的地主富农是怎么回事——其实是最勤俭持家的那群人;不插队,不知道贫下中农怎么回事——大多是今日有酒今日醉……即使是到了几十年后我们插队时,最重视孩子教育的仍然是“地主富农”们……
——点评杨魁元《你还记得当年的家庭成分吗?》
看过一个帖子,说老舍先生死,其夫人和儿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革中被批斗,如果再加上家人不理解乃至恶语相向,很难活下去——从此不喜欢胡某舒某……文革时我父亲被关“牛棚”并惨遭毒打,支持他活下来的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单位规定每周可以送一次饭并拿回需要洗换的衣服。母亲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尽最大努力做好这每周一餐,让父亲知道他的家人在惦记着,等待着……
——点评吴晔《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
“怀乡”,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情绪,一种情感。大多时候,家乡已经没有哪个亲人甚至哪个亲属还在,但“思念家乡”依旧,想什么呢?于是,一棵大槐树,一眼轱辘井,一间小草房,一个老货郎,甚至从小吃过的野果子的酸甜,喝过的山泉水的清凉,邻家女孩红红的笑脸,都成为怀念的对象——“思乡”一定是“物化”了的!有彦兄的“思乡”,物化为他笔下的家乡戏:如数家珍的演员,多年不忘的戏名,记忆犹新的看戏情景,随时代变迁家乡戏的荣枯……娓娓道来,像极了傍晚灯下,听家里的长者“讲古”,亲切,生动,也是一幅将来下一代人无数次“怀乡”的画面……
——点评葛有彦《不疯不魔不成戏,从小看戏着了迷》
2002年,韩晓秋在课堂上
小英姐的小鼠连环画在群里持续了两个月,每天英姐发给我,我加点评发群里,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大家一边赞叹着英姐娴熟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的生动可爱的小鼠老猫形象,一边欣赏着每幅画作旁那令人赏心悦目的一手娟秀小字,同时津津有味地品读寥寥数语即趣味无穷的旁白,可谓“色香味”俱全 ,成为疫情时期群里的一道“大餐”,为我们调剂了生活,营养了精神,“小鼠夫妇”也成为我们群里的特殊成员,大家每天关注着他们的家庭生活又有什么搞笑的事情发生,所以当作者与读者“拜”时,我们都怅然若失……
——点评倪小英《疫中小鼠画记》
大概是三年困难时期和插队后的第一次春耕给饿怕了吧,我一直喜欢各种作品中描写吃的文字。民国时期好多大师们都有这方面的文字传世,当然也有那时他们生活优越(那时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收入相当可观)的因素。比如梁实秋,就吃遍大江南北,甚至到了听说哪里有一名厨,哪里又有一道名菜而专程奔赴食场的程度(现在的知识分子哪有这个经济底气)。读那些文字,虽不曾吃过,甚至不曾听过,饱饱眼福也是好的…… 记得看《红旗谱》里严萍为救江涛去求助一位已赋闲的老将军,到他家时正值晚饭:小院当中一个小饭桌,上面摆着金黄的玉米饼子,绿豆粥,小咸菜,一盘刚炒出锅的鸡蛋……不知看书时是自己也饿还是这画面太接地气,从此我认定玉米饼子绿豆粥炒鸡蛋是绝配……一根黄瓜便诞生这些文字,好!
——点评汪朗《冬天的黄瓜》
好男儿,好诗篇,
热血沸腾冲云天!
咏黄河,唱长江,
民族荣辱藏心间……
——总是读到一些“诗”,不合辙不压韵,就是散文分行写。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原因就是我们汉语可以写出韵文:平平仄仄中把汉语变成长江大河,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大地,滋润一代又一代人,在抑扬顿措中感受汉语的美丽……为作者点赞!
我们现在的汉语教学,太重功利,太缺素养。连很多语文老师都不懂韵律,难怪学生!春节贴春联,(旧学专有“对对子”),我们13亿人口,总有2-3亿个家庭吧?这是多大个数字!但把春联贴错的有多少?我观察,不在半数以下……多少人不懂对子要求‘仄起平收’而把春联贴反?还有人振振有词:古人就是上联在右——岂不知古人的横批是从右往左读!
那天读到搞笑版《再别康桥》:鸟悄的我走了,正如我鸟悄的来——东北话。即便如此搞笑,也还是尊重韵律:仄起平收;即使不是对子,也只有这样,才朗朗上口!诗,不朗朗上口,把散文分行写,怎能称“诗”——别跟我掰扯,散文诗也有韵律……
——点评侯建刚《黄河,期待你洗心革面》
“阳光,打在地上”,和“从明天起,我开始……”异曲同工——幸福总是和我有一段距离,或者说我总是与幸福擦肩而过——这种心理阴影,如影随形,跟定了海子……还有,经常看到有人满心欢喜的吟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甚至张开双臂去拥抱,他们不知道,那是海子永远抓不住的幸福感,是死亡前的谶语,是不祥的呻吟……
——点评于慈江《<歌:阳光打在地上>,诗人海子对幸福的质疑》
喜欢这样的文字,作者将我们熟悉的作家从遥远的书斋招呼出来:来,和读者见个面……于是,痴迷于他的作品的读者们在欣赏了“金蛋”后,见到了“下金蛋的鸡” ……
因为也是知青的关系吧,特别喜欢梁晓声的作品,谢谢泽俊兄,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感动了无数人的作品的作者!
——点评于泽俊《梁晓声:如果回到WG,我要么移民要么跳楼》
过去就有一种很有见识的说法:让一个女子受教育,受惠的将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本文就为这种见识加了注释:果然母亲从小读书,不仅自己受了教育,连带她的子女也成为社会的精英分子!所以那些“供男不供女”的旧思想,何止是“旧”,根本是“陋”!
——点评韩贤强《母亲的私塾》
从土改到文革,历次政治运动中都频频发生当事人“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事件,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有残酷斗争受不了,心情郁闷不得解等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亲人的态度!道理很简单,在外面吃了苦受了委屈,回家如果没有来自亲人的温暖,入狱后如果没有家人的探视,生理何在?作者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最大的幸福是很多人羡慕嫉妒的——家有贤妻!这个有文化有见识有韧性的妻子和她在困苦生活中替他抚养大的孩子们是他捱过艰难岁月的唯一理由……
——点评韩贤强《母亲的婚姻,决定了她的一生》
2010年,韩晓秋(前中)与同事合影
琼琼姐,好女儿!踏破铁鞋,只为给母亲的在天之灵一个交待……并不宽阔的台湾海峡,隔绝了多少亲情,这里的海水应该分外咸:里面有太多的泪水!
——点评余琼琼《我替妈妈寻找她的爸爸》
赵老师不仅有才华,还有才干,难得!但教师的职业操守,不敢认同:我曾在公号发的一篇文章(内容是作者保留了好多学期老师的学期鉴定)后留言里说过,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大的惩罚,莫过于“漠视”——漠视这个学生的存在!你批评他,挖苦他,甚至骂他,说明他还在你的视线里,还关注他(也确实有很多当年的“淘小子”念念不忘老师曾严厉批评他,不记仇,反而自责:我那时太不懂事了……),希望他进步;但漠视一个生命的存在,又是个孩子,敏感而脆弱,对他,对她,是多大的伤害?这个老师,最后用驻足不动的方式提醒学生“试卷有错”,是在为自己赎罪……至于后来的结局,就不是我们老百姓能够评论的了。我以为,做了教师,不论承受多大的压力,只要站在讲台上,就是学生的精神领袖,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被阳光普照”……
更好的说法:做为教师,只要站在讲台上,就是学生们的太阳,让所有的学生接受“阳光普照”,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在林立的举手中再也看不到“我”,再也不提问“我”,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多大的杀伤力,恐怕没人知道……
——点评马雅《我的小学老师赵谦光》
执政地方的政府大员,没有任何独立思考,上边说什么就干什么,心里只有上级没有百姓,老百姓的命无比轻贱,从土改到三年“人祸”,无一例外。
广东土改中被错杀的无数冤魂,被逼流亡海外的无数坎坷人生就在这轻飘飘的“三七开”中化为一缕轻烟……
——点评陶斯亮《回忆与思考 ——父亲五十周年祭》
韩晓秋(前中)退休时与语文组同事合影
这样的文章后面,必定是读者们的无限感慨。但感慨后千万别发声,发声必定“不和谐”……——没法和谐:坐国民党监狱,順理成章,毕竟政见不同;坐共产党监狱算哪门子道理?每每看建国前隐蔽战线或国共合作时与“友军”并肩作战题材的故事,心里就替他们担心:1949年之后,你可咋办哩……
——点评文光来《父亲的如烟往事》
本文作者,也不是我说你,你果然是个乒乓球冠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难道上了那么多年学竟不知道历史上王明的大名?竟不知道这小子在中央苏区排挤过谁?课堂举例,越简单越好,字笔画越少越好,王一王二王日王月,哪个不比“王明”好,自己往枪口上撞,别忘了你生存在什么环境……幸亏你的同学提醒,不然,你能不能活到“昭雪”那天都未可知……
——点评周永威《1973年往事》
民国时期各地方势力割据,后一律称之曰“军阀”——岂不知,这些“军阀”各有可爱之处,或重视教育,或体恤百姓,或关注民生,或清廉公正……
——点评王梦庆《阎锡山与"模范省"山西轶事》
傅将军把一个完好无缺的北平城交给了新政权,完成了他个人的历史使命。至于北平改名北京后的际遇,就只能留给后人言说了……
和平方式,免遭涂炭的不仅仅是无数生灵,还有无法复制的文化遗产。傅作义,历史的功臣!但是,他亲眼看到了后来发生的一切,不知老将军有何感想——我自己先不敢想……
——点评钱江《傅冬谈和平解放北平的父亲傅作义》
2016年,韩晓秋在同学会上
回大陆的朝鲜战争战俘也都经历坎坷……其实当战俘,原因多多:指挥员指挥,后勤补给,武器配备,兵员数量,乃至通讯、天气等等,怎能迁怒于战士们?中国人的“不成功则成仁”,漠视生命,流毒几千年!《英雄儿女》中王成的生活原型在那次保卫阵地战中做了战俘,后来辗转回国,隐姓埋名,不敢和任何人说自己的真实身份长达五十年,那些英雄壮举也被“战俘”彻底覆盖了……
——点评李榕《在台湾拜见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
在《新三界》里读了陶姐姐和遇家的故事,惊悚的往事历历在目……遇罗克,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名字在这里变得血肉丰满;遇罗锦的《冬天里的童话》,我曾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现在 他们一家人都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谢谢陶姐姐,谢谢陶姐姐的文字!
——点评陶洛诵《我和遇罗克的一家》
“这段时间让每个家庭都有更多的时间相聚,是一份难得记忆和体验,也是一份求之不得的珍惜,满足着、开心着,生活就美好……”
——阴云密布时想到云后面的阳光,雾霾弥漫时知道后面有蓝天,大雨傾盆后等着那美丽的彩虹,严冬到来知道春天不远了:这就是小六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的生活哲理!
——点评周小六《绝望退却之后,生活就会恢复阳光》
2017年,韩晓秋(左)高中同学聚会
与方方日记比,梅兄的日记更细,更全更人性化——方方毕竟需要照顾到千万读者的不同层次,还有名人效应的种种顾虑,很多事情欲言又止……梅兄做为高层次创作个体,有更大的自由纵横捭阖,论天下事,抒自由情,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可读性更强,文笔更精彩!
——点评梅长钊《武汉疫中回忆,我们也涌动过殉道和献身的悲情》
先告诉晓华,那“茂盛的树”是樱花,胶东半岛的樱花基本上是这个品种,花密极了,沉甸甸在枝头,十分厚重——看一春天各种花事,最后觉得樱花最动人!
昨天我在群里说,下雨总会停,刮风总会住,雾霾总有散去时,乌云总有遮不住阳光的日子,挺住,准备迎接云开日出时,你看,樱花不是一如既往!
——点评刘晓华《这一周是英国的最至暗时刻》
呵呵呵,写得太真实了!你说同情弱者,他质问你为何不资助一个贫困户;你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他说你怎么不抱个炸药包舍身取义;你说学习文明社会的一些做法让人民更有幸福感,他说你怎么不移民看哪好去哪;你说这群还让不让说话,他说你另建群啊……
——点评顾万明《狭隘的爱国观撕裂同学群》
每一个奔赴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后面都有一个乃至数个家庭,都有父母爱人甚至孩子,他们去前线了,家人从此望眼欲穿,无比牵挂,因为那不是工作,那是玩命!当那些开着豪车在什么豪华街区拿腔作调地喊“武汉加油”时,我们的草根子女们正在生离死别中默默奔向疫区……向他们及他们的亲人们致敬!
——点评王家平《我家这个“逆行者”,原来是个“骗子”》
2017年,韩晓秋与发小同学
个体生命的尊严,公民活着的权力,在我们的文化中始终被“义”“道德”“伦理”等无形的概念绑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死不投降”……不胜枚举。我们歌颂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牺牲,但必须质疑用生命做代价的无谓献身。过去在课堂上我们就讨论过赖宁之死这类宣传——读这篇文章,从理论上有了更多支持。“不惜一切代价”,如果其中有生命做为“代价”,这句话就需好好反思!
——点评何怀宏《要始终把生命原则放在首位》
“乔老爷”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光鲜的背后,却有着骨肉分离,怅然若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难言之隐,读后一声叹息!
——点评乔松都《父亲乔冠华被免职之后》
对文化遗产,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国人普遍表现出一种漠视。从新政权烧毁前朝遗迹到莫高窟道士为几个小钱出卖珍贵文物,无不如此。这是教育的缺失:学生读《阿房宫赋》,接受的是因暴政国亡宫灭(有考证说此宫为杜牧虚构,这是另一话题)的合理性,竟无一人质疑“楚人一矩,可怜焦土”的野蛮……
——点评《巴黎圣母院的一把火,是怎么让中国人吵起来的?》
二世指鹿:“马也!”大臣曰:“真马也!”左立;大臣曰:“马耶?鹿耶?容臣细观……”中间立;臣曰“非马也,鹿尔……”,右立。既而,有军士出,着右立者数人入镬烹之……中立者齐声朗言:“真马也,非鹿耳……”陛上陛下皆欢愉!
——是为秦朝专有之景乎?非也……早餐读《现代政治文明的源头》,突然灵感袭来,乘兴杜撰以上文字。
秦二世而亡,“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点评孟广林《现代政治文明的源头》
2018年春,韩晓秋夫妇
对生命的尊重一直是我和学生反复讨论的一个话题。我们曾经宣传过的金训华(文中抢救木头牺牲的知青),上推到建国初期宣传过的刘文学,张高谦,无不是为了所谓的国家财产,集体财产而牺牲的,到底是一根木头,一把辣椒,一只羊羔值钱,还是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值钱?过去宣传赖宁,他才13岁,有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内蒙四个大学生,不会游泳,冬天穿毛衣毛裤(粘水无比沉重)下水救人,集体死亡——他们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后来,教育部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删掉了‘要见义勇为’——这是思想的一次大进步!过去的所谓高尚,害人不浅,所以读本文 深以为是!
——点评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站在一个母亲的立场上,我痛恨一切自杀行为:你解脱了,你高大了,你圣洁了,你出名了,你头也不回,啥啥都不管了……活着的人呢?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他们怎么活!
你如果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想死,我不拦你,人各有志嘛!但是(必须有“但是”),你不是,你有和这个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你的父母,你娶你嫁的配偶,你生你养的子女,还有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人的生命仅仅是是属于自己么?不是!我自从和“癌”结缘,便体会了这个——我说不治,丈夫哭女儿闹,姐弟流泪把心操。亲戚朋友齐上阵,不改主意决不饶……死,太容易;活着,才是大勇!
——点评左春和《知识分子应与屈原有个了断》
这么重大的社会问题怎么都是个人行为,国家在哪里?监管部门在哪里?我最深恶痛绝的是教师节表彰哪个教师以一人之力为学生架桥(或背若干学生过河),造教室,给学生供应午饭……政府在干嘛?
——点评《年度致敬:崔永元、兽爷、丁香医生》
2019年,学生一家来老师家过春节
作者在结束“流亡生活”(武汉封城前出省探亲滞留在外省两个月)一周后就有理有据有清晰思路和逻辑的写出这篇文章,给读者剥笋抽丝般展示疫情中所有重要信息,还原当时社会状态,可见在被封城弄得无家可归时作者并没有闲着,而是精心地把武汉封城前后的事件都收集整理记录,留给读者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汉疫情全貌,读完之后由不得点一个大赞:好一个有心人!
——点评郭小宁《武汉开城在即,真象能否大白天下?》
以色列,一个值得尊重的民族。在这个民族面前,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向他们致敬——不仅因为他们曾饱受苦难,更因为在苦难之后他们的所有作为。作者的一说再说,太有必要。与他们比,国人该反思的太多……
犹太民族,是一个有记忆的民族,他们不仅记住了自己的苦难,也记住了当他们遇到灾难时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们永远都不忘记纳粹屠杀他们时,中国的上海,为他们打开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之门。之后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这份恩情。这样的民族,怎么不让人尊敬!
——点评蒋国辉《奥斯维辛,一个上帝也会把泪水流干的地方》
写得好!这种关乎多个国家,多个民族,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背景的题材极难写得清清楚楚。国家,民族,群体,个人之间的矛盾,恩怨也极难捋得清爽,作者娓娓道来,不紧不慢,不瘟不火,妙极!
——点评蒋国辉《生活在德国的犹太幸存者》
韩晓秋近照
国人旅游“三部曲”: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读鸿仪姐姐的游记,你会真正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旅行,是长知识求学问的。鸿仪姐姐所有的游记都有一个核心:学问。她的游记是她做为学者认识世界的一部分,绝非一般睡觉拍照的走马观花者。于是,读她的游记,比自己亲自去还长见识——我是深得其益的……
——点评陈鸿仪《悲壮的先行者》
我曾和苑苑说,小草(苑苑儿子)接受鲁道夫,一是鲁道夫给予了他生父不曾给过的爱;二是小草年幼,谁爱他他自然亲谁……丽萨不同,继母进门时她已成年,在国内,这是新家庭的最大隐忧——成年子女对继父母的排斥……丽萨之可爱,在于无条件接受;丽萨之可敬,在于无私帮助——大赞丽萨!苑苑知恩感恩,同样大赞!
——点评陈苑苑《洋继女丽萨,我的前世因缘》
好久没有看到小英姐姐的文字了,今天乍现,惊喜交集!姐姐有机会亲临传奇般的诺曼底,好羡慕!在职时,给学生读过好几篇写那次登陆战的文章,都不是正面写战斗过程。如气象部门如何准确为登陆确定日期;如提前空投的伞兵被敌人发现,几陷绝境后,被法国农民用生命掩护……感觉比写正面战事更加惊心动魄,也增加了这场战役的看点。这篇文字把镜头对准交战双方死难的战士,想到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家庭悲剧,真是发人深省!
——点评倪小英《给阵亡的敌人一个墓地,为生命立碑》
77级同年钱江给韩晓秋微言集锦的题词
文字由“韩晓秋微言集锦”编辑组整理
图片由韩晓秋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